当前位置:注册香港公司 > 香港资讯 > 新加坡不是香港的好榜样
-
新加坡不是香港的好榜样
时间: 2014-07-03 编辑:百利来注册香港公司最近许多文章都主张香港应该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向新加坡学习,当中不乏谬论,应当及时拨乱反正。
首先从新加坡的优点开始讨论。狮城最杰出、最无非议的就是各项环保措施,包括减少空气污染、限制购买私家车、向车主征税、循环用水等。
新加坡之所以能够推行这些环保措施,并非因为该国由独裁政府统治,而是因为它拥有强势的政治及官僚领导班子,不太受狭隘的商业利益影响;商业利益对社会有何影响,香港最熟悉不过了。此外,新加坡政府也知道大众普遍认同环保措施,实施有关政策有助巩固人民行动党(People’s Action Party)的权力。
另一方面,任何人只要对言论和集会自由稍有关注、并希望政府不干涉个人事务和私营业务,自然就会清楚新加坡独裁统治的缺点所在。狮城所欠缺的,正是香港一直以来的重要基石,香港只是还未找到合适的方法,将这些自由与一个施政有效、重视大多数人利益的政府相结合。
新加坡执政党运用国家权力,建立由国企和外资企业主导的经济,向它们提供减税优惠,有效限制大型私人企业的影响力、削弱小型企业竞争力。
香港人需要真正关心的不只是少数房地产商的政治力量,还有政府借助法规向通讯及能源等主要产业的内地特定国企提供协助的情况。想要让香港变得“更像新加坡”,其动机实在过于明显。
最离奇的是,最近居然有学者指新加坡经济增长比香港快,原因之一在于香港公屋增加拖累了经济。事实上,在香港经济增长的高峰期,即1970-80年代期间,同时也是最多公屋落成的时候。
新加坡国内八成房屋均由政府属下的建屋发展局(Housing Development Board)管辖,但反对香港兴建公屋的人士未有理会这一点。在新加坡,虽然建屋发展局辖下房屋的业主有权卖盘,但局方订下诸多限制,令私人财产形同虚设。
同样地,新加坡强制储蓄,其中央公积金制度不但带来高储蓄水平,还确保一定数额资金用于低回报投资及建屋局房屋,因此新加坡人退休后面对的问题至少也跟香港人差不多。新加坡人唯一的优势就是通胀较低,储蓄存款贬值速度不及香港快。香港的储蓄负利率正是造成收入不均的原因。
但这并非表示新加坡在收入均等方面的表现比香港出色。过去十年来,狮城收入不均的加剧步伐跟香港不相上下。- 上一篇:香港人民币兑换上限调整
- 下一篇:国家发改委七招支持香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