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注册香港公司 > 香港资讯 > 香港未来三年财政将有富余
-
香港未来三年财政将有富余
时间: 2014-12-22 编辑:百利来注册香港公司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網誌表示,根據目前推算,除非有重大意外,預計在任內餘下的三個財政年度,港府帳目應可做到“年年有餘”。財政“年年有餘”,應兼顧紓困與長遠。面對違法“佔領”行動對經濟民生造成的損害,港府需有適度的短期紓困措施。同時,有必要從盈餘中撥出專門款項,設立各種長遠基金,為解決香港的各項重大民生問題作好規劃。
《文匯報》認為,財政“年年有餘”,首先不能忽視短期紓困措施。因違法“佔領”行動的負面影響逐漸浮現,一些市民的收入和職位受到影響。收入減少、工作職位可能失去,不但令窮人,而且令中產市民面對的生活壓力加大。在財政“年年有餘”的情況下,港府有必要適當推出短期紓困措施。針對社會各界提出的一些建議,包括適度減免差餉、重推電費補貼、公屋免租以及薪俸稅的寬免等,港府可有選擇性地適當考慮。
曾俊華說,有能力在不影響其他公共服務的情況下,為公營房屋支出提早儲備,設立“房屋儲備金”,就是率先為這筆龐大房屋開支作好規劃。曾俊華表示,由於涉及金額龐大,他對有關財政安排有三重考慮。第一,避免因注資房委會興建公營房屋而影響到其他公共服務開支;第二,避免加重未來港府的財政壓力;第三,敦促房委會必須提高成本效益。除了設立“房屋儲備金”之外,當前香港面對各種社會矛盾,包括隔代貧窮、中產萎縮、老人貧窮、公立醫院資源不足等,都需要港府設立各種長遠基金,推出長遠政策解決結構性問題。這並非各種一次性紓困措施所能解決。當然,設立各種長遠基金,也需要避免影響到其他公共服務開支,避免加重港府財政負擔,同時要注重各種長遠基金的成本效益。
隨着近年港府收入及盈餘屢創新高,財政“年年有餘”,港府不能將錢只用於“一次過措施”,而應把資源更多放在落實長遠政策方面。